首页 > 理论探讨 > 格局已初定 服务型电商想像空间仍大
格局已初定 服务型电商想像空间仍大
2014-10-14 14:34:31   中国商网

上汽集团打造首个汽车O2O电商、京东登陆纳斯达克上市、亚马逊入驻上海自贸区、腾讯、百度、万达共建电商公司、阿里巴巴美国上市成为美股史上最大 IPO……今年上半年的电子商务市场频频有大动作发生。

细分市场格局逐步清晰

虽然我国网上零售市场趋势已大致定型,但这个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回顾我国电商市场的发展历史,从2006年开始电商各主要细分市 场格局逐步清晰,电商企业相继受到资金追捧,投资热潮兴起,部分企业开始上市。2006年至2012年是电商的高速发展期。在这段时间内,厂商盈利模式逐步清晰,企业集中上市,团购、闪购等新模式出现,阿里巴巴推出手机淘宝探索移动互联网,天猫独立运营,B2C、平台化逐渐成为主流。

易观高级分析师唐佳把2013年定义为电商市场的成熟转型阶段。电商市场规模增速放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市场进入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阶段。淘宝以先发优势在移动购物领域稳居活跃用户数榜首,并开始发力O2O。唐佳认为,电商在PC端偏成熟,且在移动端仍然有很大机会。

唐佳认为,我国今后网络零售市场B2C突破50%成主流,C2C则会偏向非标准品,并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有渗透作用。

从今年上半年网上零售市场格局来看,阿里系拥有绝对的优势。以网上零售B2C市场份额来讲,从今年上半年数据可以看到,天猫分得过半市场,京东以17.78%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苏宁易购、亚马逊中国、唯品会、当当网、1号店等则拼争余下30.14%的市场份额。

唐佳认为,已经有一定市场格局的电商,其实力会比较稳固;新进的、比较小的电商,若想做综合类的平台型电商,则机会较小。

“虽然我国网上零售市场趋势已大致定型,但不论是B2C还是C2C,我们认为这个市场仍然没有饱和,仍有很大空间。”唐佳如是说。“从网民数量来看,虽然网民数量增长速度放缓,但随着移动终端的价格下调,会带来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增加,消费水平也会逐渐增加,对高价值产品会起到推动作用;从人口学角度来看,80后、90后都是对网购接受程度很高的群体。这些因素都会刺激到网上零售市场。”

唐佳补充道,“40多岁的消费者正值财力比较雄厚、有消费意愿的年龄段,因此我们认为母婴市场会有较大增长。另外,由于物流、宣传的局限性,电商概念在一些县域地区、三四线以下地区缺少渗透,日用品、大家电类商品或在那些地区有较多机会。”

物流优势成竞争重点

在分析各电商近期动向后可以发现,因服装服饰品类市场远未饱和或将成为新的竞争热点。

阿里系独占鳌头的印象已被植入人们心中,其他电商可否在阿里时代赢取一席之地成为关注焦点。

B2C市场格局中,3C和服装这两个品类共占超过近60%的市场份额。今年上半年与2012年上半年的网上零售B2C市场各品类所占份额相比,3C基本没有变化,服装服饰、母婴有所增长,出版物则萎缩得比较厉害。

今年上半年B2C市场的3C品类交易规模达1833.2亿元。从市场份额可以看出,京东的占比较大。京东缘何能超过天猫6.6%的市场份额?唐佳表示,“消 费者选择3C,包括大、小家电,数码这些商品,对品牌和品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之前,天猫没有把自己的品牌定位整理得很好,这给了京东很大的机会。像本来在传统行业里做家电的企业,如苏宁易购,其在渠道上非常有优势,所以他们也占有一定份额。”

3C品类可分为重品牌和轻品牌。重品牌就是大家电产品,对物流要求比较高。“配送是天猫的短板。京东是自有物流,在这方面比较占优势。苏宁在一些城市中有已搭建好的物流网络,这与天猫相比也是优势。” 唐佳补充道,“从去年开始,阿里系在物流上做出一些努力,包括做菜鸟网络,入驻海尔日日顺,及与顺丰合作。这些努力可使天猫的配送网络渗透到三四线以外的城市。”相对而言,轻品牌则对物流没有很高的要求。

“京东、当当网都在服装品牌方面有些渗透。他们之所以向服装方向发力,是因为相对于3C 来讲,服装是毛利率非常高的品类。”唐佳进一步说,“现在,服装的渗透率没有3C的渗透率高,而且随着消费者更倾向于品牌和单价的提升,服装渗透率会越来越高,所以服装市场远远没有饱和。”

唐佳认为,未来几年,天猫的市场份额并不是说其他人都抢不到。天猫在B2C市场会有更多较为重量级的选手,例如唯品会。唯品会不是普类产品,更像是线下奥特莱斯形式的打折品。虽然其跟天猫没有在服装品类上的直接正面竞争,但实际上,唯品会会侵蚀掉天猫的服装品类份额。

服务型电商渐成热点

未来电商的竞争必然不是只局限于价格,消费者对服务、品质上的要求会更多。

1997年我国电子商务萌芽,到近期各大电商频发新动作,再到阿里巴巴于纽交所上市,电子商务在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前景也被广为看好。对今年上半年电商数据进行盘点后,易观智库也给出了电商格局未来走向的判断。

今年上半年,聚美优品和京东商城先后上市,阿里巴巴也于9月登陆纽交所,成美股史上最大IPO。电商巨头的上市使原本混乱的市场格局逐渐清晰,也使各电商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

今年上半年另一特点是各大电商纷纷加强其移动端布局,各类促销活动率先在移动端展开,并在宣传推广方面下大力度。唐佳表示,“各大厂商的主要优势还是集中在PC端,在移动端和地推能力上有一定弱势。电商在移动端的竞争趋于白热化,未来竞争模式及手段将更加多元化。”

今年除了流行“抢红包”外,“刷墙”一词如今听起来也颇为熟悉。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完善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未来三四线城市及乡县市场将成为电商争夺的重点。阿里巴巴和京东的竞争已经发展到三四线城市及乡县市场,电商在村镇“刷墙”成为渠道下沉的标志。唐佳认为,“服务本地化市场,在未来是有机会的。其规模可能不会太大,但在地方上,能够对电商成长做出贡献。”

以阿里系为例,唐佳表示,“天猫只是一个平台,它在服务方面会有些欠缺,未来电商的竞争必然不是只局限于价格,消费者对服务、品质上的要求会更多。”今年以来,天猫、京东、唯品会、当当网相继打出时尚电商口号,注重品牌提升,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阿里加速布局物流,目的也在于提升用户体验。

“电影、娱乐、餐饮等是非常大的市场,而这些市场远远没有与互联网渗透。”唐佳如是说。实物电商格局逐渐明晰,发展稳健,随着线下渠道互联网意识增强,各大电商、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纷纷进军生活服务O2O领域。因此,服务电商将成为未来热点。

若将视野放大,消费者会察觉到近期有多家电商提供跨境购物服务,一些物流企业也在涉足跨境电商领域。“今年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加大了,未来的跨境电商会是发展比较快速的行业,未来跨境业务将更加活跃。”唐佳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线下渠道互联网意识增强,各大电商、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纷纷进军生活服务O2O领域。因此,服务电商将成为未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