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新闻 > 杂志专栏 > 总119期 > 中国投资海外去向
中国投资海外去向
2014-07-22 14:54:09   浙商市场协会
来源:中国投资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6大领域,占投资存量的89%

  近10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了跨越增长,成为全球重要的海外投资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由2002年的27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746.5亿美元,年均增长26.9%,居世界第六位。

  受欧债危机拖累,2012年发达国家经济疲弱,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下滑,全球直接投资大幅下降18%。在此背景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势上升,2012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增速达28.6%,成为全球境外投资的亮点。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6大领域,占投资存量的89%

  双重环境提振

  国际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后,以欧洲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滞缓,流动性减弱,急需通过吸引外资注入流动性。这为我国企业开展高端要素投资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危机后促进就业成为美欧等发达国家政府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各国均希望通过吸引外商投资,尤其是绿地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危机后,美欧等发达国家均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政府着手改善投资经商环境以吸引投资,振兴实业,为我国在发达国家扩大高端制造业投资提供了机遇。而以新兴市场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外商投资的需求提升,尤其对改善交通、电力、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迫切。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接近,技术、装备、管理能力等均有更好的适应性。这为我国企业扩大低成本要素投资和能源矿产投资提供了更多机会。

  从国内环境看,中国传统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减弱,未来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要素投资将进一步增加。而且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日益显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过剩产能的对外转移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对于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时期的中国而言,扩大对发达国家投资可有效利用其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全球网络等先进要素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服务。而随着我国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正逐步提升,其国际化经营的意愿和能力普遍增强。综上,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可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组织估计,到202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以上。

  主要目的地:新兴市场

  目前,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流方向。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以亚洲、非洲和拉美为主要目的地,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成以上。近年来以上3个地区的投资都出现快速增长。其中亚洲、拉丁美洲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分别占投资存量的71.4%13%

  未来中长期,我国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仍将以能源矿产和基础设施为主要领域,制造业、农业等领域的投资也将明显增长。发展中国家欢迎我国在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基础设施配合能源矿产投资已成为我国投资的特色。

  我国民营企业对发展中国家投资也将逐步增加,投资领域主要是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技术成熟的工业制成品,包括纺织、轻工、机械、电子等。在此类制造业中我国有技术优势,而发展中国家有技术需求与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投资前景。此外,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农业领域的投资,特别是其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与加工业也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绿地投资流向发达国家

  近年来我国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增速明显。2011年,我国流向发达国家经济体的直接投资为134.2亿美元,投资存量达到466.4亿美元,占对外投资存量总额的11%,较2010年提高了2%,较2009年提高4%,呈现上升趋势。

  从国别看,2011年我国对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直接投资流量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制造业在我国对发达国家投资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美国为例,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对美国直接投资规模最大的行业,2011年我国对美国制造业投资存量占比达25.9%,投资流量更高达43.1%。金融危机后,我国对美欧等发达制造业投资的主要增长点是消费电子产品、机械、汽车零部件、钢材和加工食品等领域。

  未来随着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更多地向发达国家转移。制造业绿地投资将以成熟的、有较长发展历史的普通工业产品为主,主要投资于价值量下游的环节。在并购投资方式下,最大的负面影响则来自于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并购投资主要集中在采矿业、高端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等。未来我国绿地投资将以比较稳定的速度增长,私人绿地投资逐步扩大;并购投资的重点仍在发达国家的技术、品牌等高端要素领域。

  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亮点。以江苏省为例,2011年江苏省共核准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项目308个,中方协议投资20.7亿美元,同比增长80.6%,占全省对外投资总额的68.7%

  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包括以下类型:一是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并成功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行业,如家电、轻纺以及性价比有明显优势的机电产品等。二是国家对外依存度较高、国内需求旺盛的行业,如油气、矿产及木材等的生产基地。三是具有一定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民营企业,如华为、联想、TCL等企业。四是从事贸易、综合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分销和售后服务、资讯和咨询等的服务型民营企业。

  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未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将逐步从低端向高端延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升产品设计、研发、营销和跨国管理能力,在化工、机械制造、汽车、电子、食品、服装、家电等领域的投资将明显增长。

  综上,当前我国已经处于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通道中,这是由经济发展的阶段决定的。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内发展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国际环境也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本土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内,国际竞争力亦在逐步增强,具备了对外投资的意愿与能力。

  因此,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具备内在的合理性,并将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从国家资本账户看,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将扩大金融账户的贷方余额,且这将成为一个相对长期的趋势。不可否认的是,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不排除有一些借助对外直接投资渠道实现的虚假投资,构成部分资本外逃。但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主要是由我国企业真实的对外投资活动实现的,也就是说,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资本外逃的主要渠道。(作者: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投资研究室副主任)

推荐阅读

服务中心

  • 0571-87068271
  • 1144140527@qq.com
  • 浙江省市场协会
    1144140527
  • 浙江市场协会